百家姓中邊姓和扈姓的來源
其實《百家姓》的次序不是按照各姓氏人口實際排列的,而是因為讀來順口,易學好記,對于姓氏的來源大家好奇嗎?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“百家姓中邊姓和扈姓的來源資料”,歡迎閱讀與借鑒!
邊姓的來源
一、 姓氏起源
1、 商代有諸侯國邊國(今地不詳),為伯爵,稱邊伯,其后以邊為氏。至周王朝時,有大夫亦名邊伯。
2、 出自子姓。周朝時,宋國國君的兒子名城(一名御戎),字子邊,其后世子孫便以邊為姓,成為邊姓一支。
二、 郡望堂號
【堂號】“腹笥堂”:后漢邊韶,字孝先,以文學知名,有幾百學生。邊韶有一次白天睡著了,學生私自嘲笑他說"邊孝先,腹便便,懶讀書,但欲眠。"邊韶答:"邊為姓,孝為字,腹便便,五經笥。思經事,寐與周公同夢,靜與孔子同志,師而可嘲,出何典籍?"。后來邊孝先官做到尚書令。
【郡望】
陳留:秦王政二十六年(前221年)置陳留縣,漢代置陳留郡,在今河南省開封地區(qū)。
金城:漢元始六年(前81年)置金城郡,相當于今甘肅省蘭州以西、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地區(qū)。治所在允吾(今甘肅省永靖縣西北)。隋大業(yè)及唐天寶、至德年間又曾改蘭州為金城郡。
三、 歷史名人
邊韶:后漢凌儀人,字孝先,以文學知名,有幾百學生?;傅蹠r,邊孝先官至尚書令,著有《詩頌碑銘書策》15卷。
邊鎬:南唐升州人,李景時以行營招討洪撫饒信翕等州都虞侯,攻取建州,王延政降,諸將皆爭功,鎬獨無一言。尋平湖南馬氏,進武安軍節(jié)度。鎬御下無法,行師唯以活人為務,時稱邊菩薩。會有孫朗之亂,竟喪楚地,坐削官。后周師至,鎬起為將,軍潰被執(zhí)。世宗命為右千牛衛(wèi)上將軍,及割淮南請盟,乃歸鎬,景置而不用,后卒于金陵。
邊氏祠堂對聯資料
邊(Biān 邊)出自子姓,以祖字為氏。得姓始祖:子邊。宋國國君的兒子名城(一名御戎),字子邊周朝初年的宋國是傳自商湯的嫡系子孫,追本溯源,邊氏當然是商湯的后裔了。商代有諸侯國邊國(今地不詳),為伯爵,稱邊伯,其后以邊為氏。至周王朝時,有大夫亦名邊伯。
姓承宋國;
望出陳留。
——全聯典指邊姓的郡望和源流。
德賢富厚金城郡;
名望崇高腹笥堂。
——全聯典指邊姓的郡望和堂號。
名居弘治十才子;
官歷紹興二侍郎。
——上聯典指明代戶部尚書邊貢,歷城人。與李夢陽等號稱“弘治十才子”。下聯典指宋代吏部尚書邊知白,字公式,紹興中歷戶、吏二部侍郎,直學士院。
文禮逸才;孝先笥腹;
盧龍節(jié)度,聞望名臣。
——上聯典指東漢以邊韶事典。下聯典指東漢邊讓,字文禮,善屬文,孔融稱其有俊逸才。下聯典指北宋楚丘人邊肅事典。
能言善辯,浚邑五經笥腹;
飲酒賦詩,歷城四杰蜚聲。
——上聯典指東漢浚儀人、尚書令邊韶,以文學知名,能言善辯,教授弟子數百人。五經笥:盛飯食或裝衣物的竹器。下聯典指明代戶部尚書、歷城人邊貢。早年就負有才名,喜歡游覽江山,飲酒賦詩,與李夢陽、徐禎卿、康海號稱“弘治四杰”。
附:
官稱佛子;
朝采令名。
——佚名撰邊姓宗祠聯。上聯典指五代時南唐升州人邊鎬善于以仁慈用兵,時人稱他為“邊佛子”。下聯典指北宋楚丘人邊肅。真宗曾秘密采訪朝臣中有令聞(好名聲)者,得二十四人,其中有邊肅。
稻田留野老;
煙翅破寒江。
——此聯為清代書畫家邊壽民自題聯。
唐人愛讀邊鸞畫;
明士喜吟仲子詩。
——佚名撰邊姓宗祠通聯。上聯指唐代畫家邊鸞。最長花鳥。下聯指明代詩人邊習,有《邊仲子詩》等。
聞望崇高,天子殷殷采取;
腹笥富厚,門人濟濟從游。
——佚名撰邊姓宗祠對聯。上聯指宋代工部郎中邊肅事典。下聯指東漢學者邊韶事典。
扈姓的來源
源于陜西戶縣。
扈(Hù)姓源于姒姓,為大禹王的后代,以國名為氏。扈氏祖宗:有扈氏。有扈是當時的一個國家,位于現在陜西省雩縣的北方。我國的扈氏家族,是當年與夏啟奮戰(zhàn)的“有扈”的后裔。扈氏后又分為戶、鄠二姓,其實扈、戶、鄠三字音同字異,實為一姓。
扈氏祠堂對聯資料
扈(Hù)姓源于姒姓,為大禹王的后代,以國名為氏。扈氏祖宗:有扈氏。有扈是當時的一個國家,位于現在陜西省雩縣的北方。我國的扈氏家族,是當年與夏啟奮戰(zhàn)的“有扈”的后裔。扈氏后又分為戶、鄠二姓,其實扈、戶、鄠三字音同字異,實為一姓。
望居京兆;
姓啟禹王。
——全聯典指扈姓的郡望和源流。
戶中開百卉;
邑內喚千祥。
——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扈姓的析字聯。
為政得民留美譽;
揮戈入陣建奇功。
——上聯典指明代鳳翔知府扈暹,政務寬簡,識大體,以憂去任,郡民詣闕保留,及秩滿,又保留之。凡三十余年致仕卒。下聯典指北宋抗金名將扈再興。有膂力,善機變,每戰(zhàn)身先士卒,奮勇馳突。擒金副統(tǒng)軍衲撻達,以功遷鄂州副都統(tǒng)。
史館英華推棣萼;
淮人神勁振唐州。
——上聯典指北宋直史館扈蒙及其堂弟、翰林學士扈載。兄弟二人共同掌管內外詔令,時稱“二扈”。與李穆等人同修《五代史》,又與李叻等人同編《文苑英華》,另著有《鰲山集》。下聯典指北宋抗金名將、淮人扈再興。率軍保襄陽、棗陽(今屬湖北),攻唐州(今河南省唐河),大敗金軍以功授神勁軍統(tǒng)制。
附:
學優(yōu)日歷;
名重碧雞。
——佚名撰扈姓宗祠對聯。全聯典指五代末扈蒙事典。
漢時將軍甲第;
后周學士人家。
——佚名撰扈姓宗祠通對聯。上聯典指東漢有車騎將軍扈云。下聯典指后周學士扈載。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上一篇:百家姓中魚姓和容姓的來源
下一篇:百家姓中茹姓和習姓的來源